美团推直播频道不无,一个剑更锋利,谁更有优势?
2023-04-28 07:01:16 欢乐点

这都打到家旁边了,美团既不能看着自家用户都去抖音上团购餐券,也不能接受用户从抖音上买饿了么店家的通常外卖,分食自己的披萨。

腾讯《深网》提到有消息称,自抖音开放“团购配送”服务后,美团就在内部创立了防御小组,专门研究抖音的动作,防御小组会依照抖音的动作推出更多新业务。

4月17日,美团针对上海用户也开放了“团购配送”的业务,这个蓝筹股的店家的部份套餐提供“送到家”服务。

在本地生活领域,短视频和直播的信息密度比较大美团商家入驻收费标准2021,尤其在小吃领域,制做过程具有观赏性,也能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对于卫生的信任感。美团也早就注意到了短视频和直播的优势,因而早在2021年末就和快手携手。

不过快手也有本地生活业务的布局,合作根基不算稳固。

所以,今年美团也开始尝试直播。如今在美团APP的搜索框输入外卖直播,还能见到店家在直播带货外卖券,用户下单后,店家可以依据用户定位,优先安排就近分店将团餐派送到家。

去年,抖音推进外卖的脚步以后,美团在4月上旬的内部生态大会中以“抖音有的,美团也必须有”来定调和抖音外卖的竞争。

根据这个注重程度,美团在一级界面推出直播频道不无可能。抖音与美团在外卖上也可能短兵相接。

一个剑更锋利,一个血更厚,谁更有优势?

02

路径:抖音擅爆品,美团更周全

张一鸣和王兴,在做外卖上,现今还不在同一片湖泊,属于错位竞争的阶段。

美团的产品逻辑比较简单:基于用户的地址,满足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餐食的需求。饭如何解决,是计划性的,也就是先有需求,后有交易,典型的人找货逻辑。

抖音做外卖,主要是货找人的逻辑,创造需求之后满足需求,对消费行为的更后端进行干预,这也是延续了本身信息流广告的优势。

抖音的外卖也有人找货的逻辑,但主要是和饿了么的合作,搜索店家,之后通过饿了么下单。

两者做产品的逻辑不同,产生了在供给侧、需求侧以及变现维度上各自的优劣势。

第一,供给侧方面,美团店家和长尾店家多,抖音对大顾客更友好。

美团有比较成熟完备的人力资源体系,整体营运有美团的到店服务,进驻比较便捷,门槛也比较低,因而不仅经营多年,覆盖店家数目多之外,体量不大的长尾店家也比较多。

这种店家天花板比较低,订单量大了也未必能承接得住,对她们来说,抖音的低佣金率不一定有吸引力。

毕竟,抖音目前的配送体系,要依托达达、顺丰,或则自己配送,更降低了小店家的履约成本。

抖音的营运门槛则相对较高,店家须要有帐号营运的意识,大店家或则连锁店家比较多。

抖音的兴趣推荐模式则比较适宜构建爆品,例如须要短期把品牌宣传出去的新开业店家,想塑造网红店的店家,以及比较标准化常年薄利多销的连锁快餐店。

第二,需求侧来看,美团选择多,抖音折扣多。

如上文所述,通常用户点外卖,通常是在计划之内,预算也不会太高,对时效性的要求要更强。抖音的短视频或则直播的模式,先拔草再下单时效性比较弱。

而聚会场景下,客总价比较高。为此抖音切入的正是团餐业务,也就能覆盖第三方骑手相对较高的配送成本。

派对场景下,影响用户的决策诱因大致有那么几个方面:

1、相同套餐在不同平台的价钱;

2、套餐搭配的自由度、可选择性;

3、配送费和配送时间。

按照兴业期货在广州、上海、成都三座城市的督查,目前抖音外卖的折扣力度更大。以上海“BAR阔客仕西酒楼舞厅”为例美团商家入驻收费标准2021,饭店转让的水果蛋糕套餐在美团平台上为78元,而抖音平台上相同的套餐价钱为58元。

在早期,以优价培植消费习惯,不是哪些新鲜打法,抖音假如想保持常年的优价优势,店家似乎不乐意承当额外的成本。

也有调查对比了今年9月和明年2月的团餐,发觉抖音和美团之间差价在回升。

兴业的督查还显示,抖音的套餐愈发标准化,限定进餐和菜品搭配,美团则有套餐和单品,可以按照就餐人数自由组合,愈发灵活。

配送方面,平台对自有运力的掌控通常更强一些。

第三,变现维度,佣金对美团来说更重要,店家的广告预算对抖音来说更重要。

抖音造爆品,须要给店家或则短视频、直播间更充裕精准的流量,店家的投流、营销成为抖音的重要来源,这也符合抖音一贯的商业模式。

以抖音电商为例,电商行业人士猜测,2022年总的货币化率在9%—10%左右,其中广告是佣金的3.75倍。

而美团的收入构成里,以2022年全年数据为例,佣金收入是在线广告收入的1.84倍。

两个平台不同的收费形式,会影响到店家在平台上举办业务的意愿,也会对店家举办何种业务导致影响,最终影响外卖江湖的整体格局。

03

你死我活还是和平共存?

在通常的外卖场景之下,抖音很难动摇美团的根基,主要缘由还是美团在店家两侧和骑手右侧的壁垒高。

每位人的口味不同,外卖平台须要尽可能地把所有的店家装进自己的平台,才才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长尾店家生命周期更短,换了一茬就要重新地推、维护。起码在当前,抖音撬不动长尾店家,强行撬也不实惠。

美团运力的核心优势,也是抖音的外卖业务走得比较飘忽的重要诱因。由平台建立起的涵盖店家、用户、骑手的利益分配网路,须要保持各方都有利可图的状态。

店家图的是降低收入;骑手图配送费;平台图佣金和广告费。这所有的钱都出自于用户为了省时省力所乐意支付的费用。

在通常外卖场景下,这个费用遭到到店用餐与线上用餐价位的限制,偏离度不可能太高,平台、骑手和店家之间的利益分配,是须要找到的平衡,围绕各自的利益,两者之间也爆发过多次争端。

但是不达到很高的市场份额,平台也难言赢利。抖音实在没有必要再走一遍美团走过的路。

在派对的外卖场景之下,美团和抖音各有利弊。

我们可以再算一笔账。

2021年美团外卖、闪购等业务的总交易规模为7000万元,由此收到的配送费、佣金和在线广告合计为941.8万元,这部份业务的货币化率在13.5%左右。

2022年,因为美团将不形成配送费用的到店、酒旅业务和餐饮外卖放在了一起,也称为本地核心商业。

美团在业绩交流会上披露,2022年的总交易规模为9700万元,收到的配送费、佣金和在线广告合计为1573万元。由于9700亿成交额并不全是外卖业务,只能简略匡算,美团整体的货币化率在16%左右。

按照这三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合理假定目前美团与外卖店家的关系是:店家要付给美团的是订单额的15%。

在抖音上,店家要付出的成本是2.5%的佣金,外加营销、广告费用和配送费。

在配送费上,2021年,美团收到的骑手费用占总交易额的比重在7.7%左右,考虑到在抖音上,店家要么自己配送要么交给中通、达达、闪送,成本会更高。

假定配送费用是9.5%,在广告营销上,店家只要再花3%就和在美团上的开支打平了。

假如3%的投放力度能带来附加疗效,例如到店客流、消费下降,也是值得的。问题在于不管是美团还是抖音,都可能有附加疗效,但不容易测度。

从抖音的角度来说,3%的广告类货币化率,相较于其他业务,例如上文提及的电商广告货币化率,收益过分薄弱。

作为一家要赢利的商业公司,挣钱能力决定了集团资源的倾斜方向,随着抖音电商规模的极速膨胀,边际利润递减必然会到来。在此之前,将资源倾斜给新业务,让本地生活、外卖深受追捧,实现高速下降,是比较常规的策略。

假如以更长远的视角,抖音外卖业务还是可能走到“利润相对薄弱”的状态。

其实,没有人晓得长远是多长。在短期,抖音和美团还是会企图攻占对方的腹地,炮火还在激烈燃烧。

来源/估值榜(ID:)

作者/何玥阳

编辑/贾乐乐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

欢乐点

留言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