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餐饮品牌们自营外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向平台收取佣金,也可以优惠给消费者,但并非所有餐饮品牌都适宜自营外卖。
文/胡博娅编辑/臧政齐亿欧专栏作者
无论你身处北上广深还是三四线城市,点外卖都早已成为日常用餐的选择之一。亿欧近日观察到,随着餐饮行业整体从粗放迈向精细,自营外卖的品牌店家也渐渐多了上去——包括汤城小厨、望湘园、安妮日本餐馆、鱼眼奶茶等都在自营外卖。
自营外卖了解一下?
简单来说,餐饮品牌做自营外卖意味着客户不再须要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外卖第三方平台点单,而是通过品牌公众号(一般导流至小程序)和app下单。不过,和麦当劳宅急送、麦当劳麦乐送等自营配送团队不同的是自营配送模式,目前市面上自营外卖的餐饮品牌多选择和第三方配送平台合作,如达达、闪送等等。
点我达相关负责人告诉亿欧餐饮品牌们在配送上的最大诉求是须要急速、准时的配送服务,依照点我达提供的数据,目前平台上外卖订单的占比超过50%,平台的平均配送时长为28分钟。
近日,亿欧记者通过川菜餐馆汤城小厨的微信小程序先后四次订购外卖,接单的配送平台并不是每次都一样——有3次是达达,有1次是闪送。在配送员接到订单后,用户会收到一条邮件,点击邮件链接可以实时查看配送员所在位置。在实际体验中,达达配送时间约为30分钟,而闪送的时间相对更久,约50分钟。
早在7月4日,汤城小厨就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汤城小厨自己的外卖,更省钱的外卖!》的文章,上面谈到“这而且小厨自家的外卖”、”优惠力度哪些的自己说了算”、“点点看,总比某平台实惠这么一点”……
“我点汤城小厨(自营)外卖是由于我有这家店的会员卡,假如在美团饿了么里面点,我的会员权益就花不掉。”汤城小厨会员张男士的想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现今,不少餐饮品牌还会推出自己的会员储值卡,上面不乏各类让利券、代金券、累计积分等权益。但消费者想要使用这种会员卡,常常要走入分店,假如在第三方外卖app上下单,则难以将会员储值及权益绑定其中,很可能出现不到店消费,会员权益就花不出去的情况。而在自营外卖的微信小程序中,则可以在点外卖的时侯以会员帐户余额付钱,同时可以使用会员积分,比较人性化。
亿欧联系到汤城小厨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自营外卖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后续的各类流程、搭建、配送方面仍然会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借此来优化消费者体验。
亿欧注意到,在宣传自营品牌外卖时,餐饮品牌们主要指出了以下几个点:
1、享受品牌专有的会员权益,自营外卖绑定会员储值卡,线上线下同时使用;
2、产品足够让利,其中不乏八折、半价、九块九秒杀等吸引力很强的价钱;
3、对特色菜肴给与大篇幅描述。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餐饮品牌自营外卖具有可以自己设置让利、线上线下会员体系打通的优势,但整体价钱与在美团、饿了么之类的外卖平台上下单所支付的价钱相比,并不具备显著差别。据悉,小程序的体验感和app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外卖平台之外的选择
事实上,餐饮品牌自营外卖并不是新鲜事。在联通互联网仍未普及的时侯,不少酒楼就提供电话订餐、专人配送这类服务。而在外卖O2O渐渐盛行以后,以美团、饿了么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逐步垄断了店家的外卖入口。
依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2018年中国外卖的市场规模为2500万元。在整体市场向好的状况下,部份品牌的外卖订单规模也水涨船高,早已可以满足企业自行营运的收支平衡点。
不仅市场整体诱因的缘由,品牌自营外卖也有经营层面的考虑。今年年底至今,关于外卖平台抽佣变高的消息层出不穷。不少商家反映,外卖平台的抽佣比列早已下降至20%以上。上海地区个别店家也向亿欧否认了上述传闻,一家主营上海炖肉的店家就表示,节日前后,美团、饿了么两家外卖平台就将抽佣比列从15%调整到了18%。而在其他地区,这个数字有可能更高。
“佣金的下降对她们的影响十分大,年初就早已看下来了,在外卖平台的佣金下降以后,对不少中小店家的赢利能力导致了严打,(行业里)闭店率也十分高。”上海一位兼做餐饮品牌和外卖代营运的业内人士向亿欧直言。
可以说,平台抽佣比列的提升促使店家原本就不高的收益空间再次被压缩。与其根据外卖平台的规则制订让利且收取佣金,转向微信小程序平台不失为一种掌控力更强的选择。
自营外卖,实惠吗?
上海地区主营日本菜的安妮日本餐馆就颇为拉拢自营外卖。在它的微信公众号“安妮外卖”一栏,点击步入后可以看见其在全上海共有9家支持外卖的分店,其中支持配送至亿欧上海办公室所在地(朝阳区三元桥区域)的有三家,配送费为0元,起送价为38元;而在某外卖app上则仅能搜到一家店,配送为8元,起送价为80元。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安妮的自营外卖,显著更实惠。
而据一位常常购买安妮日本餐馆外卖的消费者表示,无论在安妮微信公众号还是外卖app下单,在配送上都是店家自己配送。假若通过外卖app下单,工作人员都会在送餐到户时提醒客人“下次可以在我们自己的平台下单”。
尽管餐饮品牌们自营外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向平台收取佣金,也可以优惠给消费者,但并非所有餐饮品牌都适宜自营外卖。
例如,某一区域内分店数目不够多的品牌在做自营外卖时没有优势。分店数目少,也就意味着以下几种可能:离配送地址更远、配送成本更高、配送时间更长。而消费者若果抱着点单的兴趣打开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下单,却发觉自己身处的位置不在配送范围内、起送价高、要支付较高的配送费时自营配送模式,难免会形成沮丧的心情。
同时,怎么平衡盈亏也是店家必须思索的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自营外卖是很“重”的一件事。“在离开第三方平台以后,(餐饮品牌)可能会少一些低附加值的订单。这会让在盈亏平衡线下挣扎的企业倍感很累。”——对盈亏平衡线以上、线下场景做的不错的品牌来说,少了低附加值订单影响不大;而对在盈亏平衡线以下的品牌来说,丧失了第三方平台带来的订单,则会遭到较大影响。
综上来看,在外卖成本日趋增高的情况下,餐饮品牌们自营外卖可以看作是提高对自身品牌掌控的一个措施,同时也是愈发紧贴消费者的方法。
但在亿欧的访问中,也有数位消费者表示,自己“不太会用自营外卖这些方法”。缘由尚且如下:小程序的使用感和外卖app相比还有一定差别;极少有人会每晚点同一家外卖,须要通过外卖app来选购明天想要吃哪家面馆的外卖,外卖app很大程度上还承当了推荐选择的职能;不少餐饮品牌都须要注册成为会员,而一些人并不乐意四处留下自己的信息。
目前来看,多数餐饮品牌在自营外卖的同时仍然保留了第三方平台外卖。不可防止地,开通自营外卖也意味着餐饮品牌们要花不少心思来“操心”这件事了——他们须要更强悍的工具使用能力以及营销水准。无论线上线下,在怎么更好地触达和链接消费者这件事上,餐饮品牌永远仍要持续进化。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