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起诉商家强制扫码问题不能成为强制前提
2023-06-17 23:02:00 欢乐点

资料图。图/新华社

据新京报报导,近日,针对强制扫码开发票、点餐等问题,深圳市消费者商会公开劝喻相关经营者:对消费者索取收据的要求,经营者不得拖延、拒绝,不得设置门槛;不得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小程序进行自助点餐或购物、缴费;经营者不得借助公众号或手机APP、小程序过度搜集消费者个人信息。

强制扫码问题确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痛点,已经遭受非议。2022年广东省池州市旌阳区人民法官审理了一起案件,就是消费者控告店家强制扫码点餐并搜集个人信息,法官审理后,裁定烧烤店停止侵权。该案裁定后,舆论称之为有导向意义。

现今南京市消协明晰发文扫码点餐系统一套多少钱,也是再度明晰了强制扫码不具任何合法性,无论是点餐还是开发票,扫码都不能成为强制前提;同时虽然扫码,也不能借此过度搜集个人信息。

平心而论,扫码之所以还能大规模推广开来,也确实是由于提供了某种便捷。诸如在忙碌的餐馆,人工点餐可能会出现交流不畅、误单、漏单等问题,而扫码点餐则可以大大降低这种问题,提升点餐速率和确切性,而且大量节省人工。同时,扫码点餐时手机上还能看见商品、菜品的更多信息,也有助于消费者选择。

也正因有这些便捷,好多店家干脆完全依赖扫码,从点餐到开发票通通只能扫码。这对企业来说其实很便捷,但事实上也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排除了一部份消费者,例如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的群体。

更有甚者,有些店家把强制扫码点餐当成商业推广、涨粉的形式。相信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旦扫码关注了某个小程序或公众号,隔三岔五都会收到营销信息,令人不胜其烦。由此可见,商业目的,虽然也是店家想方设法强制扫码的诱因所在。

而更大的隐患则来自于扫码时过度搜集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性别、手机号、生日等隐私。事实上,人们很难监督店家是否合理使用这种信息,有没有泄漏的风险。市场经济条件下,店家倒闭或变更似乎是常见现象,那她们搜集的信息最后又会去哪呢?搜集一堆隐私,又如何能让人放心?

虽然法律法规对人们享有的相关权益都有着明晰规定。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则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则服务形式,自主决定订购或则不订购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则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条也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该遵守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欺骗、欺诈、胁迫等方法处理个人信息。

这就意味着强制扫码点餐、开发票、过度搜集个人信息是没有道理的,甚至涉嫌违犯了相关法律法规。其实扫码点餐系统一套多少钱,指望消费者都具备充分的法律知识,在与店家沟通中都能有理有据地列举法条虽然并不容易。

这也是为何杭州消协发布明晰具体的劝喻是有必要的,把法律精神细化到具体的场景,方能为人们的生活日常提供清晰的法律支撑。

科技确实会提供一些便利,但也不能滥用,更不能强制用,人们拒绝“便利”的权力应该被关爱。希望上海消协的此次劝喻,才能引导相关企业产生新的行业规范,让每一位消费者都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不再由于扫码问题而纠纷不断。

撰稿/夏研(媒体人)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

欢乐点

留言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