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佘晓晨
李茜早已记不清上一次跟服务员说话是哪些时侯了。
早晨八点,她在新村附近的一家午餐店坐下,打开手机点了一份小包子。她平均每周光顾这家店三次,但也没记住老总的脸——只要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她就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点单和付款。
餐饮业正在被技术塑造:在过去,微信和支付宝只是帮助消费者简化了付款的程序,比如在一些凉菜和果汁店,客户不再须要排队埋单,扫码付款以后,老总都会看到高亢的“到账通知”。
现在,扫码点单的出现,让整个交易过程显得愈发“安静”——二维码取代了服务员,和消费者进行最密切的沟通。
服务员可能会忘了你是谁,但系统不会。想要点餐,就得准许获取位置信息;想要获得店家的让利券,就要提供手机号;假如扫描出店家的公众号,你就必需要关注,顺理成章地成为店家的“私域流量”。
指责开始出现。有观点觉得,这些完全电子化的点餐形式,让“吃饭”这个饱含人情味的事情弄成了一道程序,客户和老总之间丧失了本可能发生的联接。
更重要的是,在用户不断点击“同意获取”之后,谁也不晓得,这种数据最终去向了那里。
为了喝水,必须交出数据?
在获取用户信息这件事上,每位扫码点单的二维码披着不一样的“外衣”,但殊途同归。
对于李茜来说,最能接受的场景是直接跳转进点单页面,如同她时常光顾的那家晚餐店一样。除此之外,第二种方法是步入微信或则支付宝的店家小程序——许多连锁餐饮品牌还会开发自己的小程序。
李茜最痛恨的是第三种:扫描出餐饮品牌的公众号帐号。在这些情况下,消费者必须关注公众号,再进行一系列点单操作。“需要关注或则注册的,我都认为很麻烦。但我也难以拒绝,不关注就不能点菜了。”
虽然扫码点单的方法五花八门,对于店家们来说,最直接的诉求似乎是节约人力成本。
一家数字点单系统供应商在宣传中表示,传统150平方米的餐饮店面可以在一个晚上接待80单的顾客,使用扫码点单后,店面可以接待的顾客为160-200单。
从小店面的角度,扫码点单对于人力的节约愈发立竿见影。对于小型餐饮品牌来说,用二维码提供服务的目的远不止节约人力。一位从事餐饮SaaS行业的产品总监告诉界面新闻,现在,各大店家都在说“降本增效”,扫码点餐更深层次的作用就是“做用户沉淀,之后再有针对性的做营销触达”。
这也是为何,扫码点餐显得这么复杂。在种种营销策略的驱使下,店家对用户信息的获取早已远远赶超了基础的点单诉求。须要厘清楚的是,为了喝水,我们必须交出更多数据吗?
中国信通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婕告诉界面新闻,《网络安全法》第24条的确规定了实名制的要求,但这个要求存在前提:网路营运者为用户补办网路接入、域名注册服务,代办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则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信等服务,应该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分信息。
“像扫码点餐这样的动作,并不涉及法律要求的实名制规则,假如系统强制要求提供手机号,一定是存在问题的。”杨婕补充道。
但现况是,在扫码点单系统中,索取用户数据却是非常常见的行为。
比如,在扫描小程序二维码进行点单时,系统常常须要用户的一系列授权,从而进行下一步操作。这种授权的信息可能是微信帐号,包括爱称、性别等个人信息,也可能是手机号和位置。
最大限度地获取更多的用户数据,早已成为店家和软件服务商的共识。上述产品总监表示,在设计扫码点单系统的时侯,依照顾客的需求,她们可以设置是否获取手机号。但一般情况下,为了沉淀更多的用户数据,她们会建议店家进行获取。
按照那位产品总监的描述,服务协会采用两种方法,帮助店家获得用户的手机号:“一种是通过微信授权登陆直接下单,再通过其他营销手段获取手机号,例如办会员卡;另一种就是要下单必须留下手机号,否则难以下单。”
“方便”的隐患
和联通支付代替现金支付一样,扫码点餐也有逐步进化的过程。早在2017年11月,阿里巴巴旗下的口碑平台就宣布开放智慧饭店技术,提供包括智能点餐、服务通知、自助取餐等在内的方案。
后续的几年里,美团与饿了么两大本地生活服务大鳄,通过大量推广和高额补助角逐线下流量入口。伴随着这样的趋势,扫码点餐的覆盖率越来越高,背后的服务商也开始整合交易链条的技术能力。
2016年11月8日,湖南省扬中市周庄公园,周庄好多商店都早已上线扫码点餐,旅客通过手机才能完成点餐和支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按照艾瑞咨询的数据,现阶段扫码点餐系统,餐饮SaaS行业的腹部公司包括二维火、客如云、美味不用等和云快卖等。
值得注意的是,它们背后似乎都有互联网大鳄的身影:今年2月24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宣布全资竞购餐饮SaaS服务商客如云,近期又全资竞购了美味不用等;美团则在2018年5月就全资竞购餐饮SaaS服务商屏芯科技。
这意味着,更多的数据正在集聚到大鳄手中。
不仅互联网公司,像小肥羊、百胜集团这样的小型连锁餐饮企业,早已开发出自己的SaaS系统。按照官方数据,从2016年到2018年,麦当劳通过线上点餐的形式积累了超过1.6亿的会员。
更重要的是,大公司培植出的市场习惯,也让鱼龙混杂的小公司有利可图。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虽然遭到疫情的冲击,2020年餐饮店家仍有940万家以上,而按照智研咨询统计的数据,2019年本地生活SaaS市场的渗透率仅为20%。据界面新闻了解,几家背部平台覆盖的商户数量为30万-40万左右,借此估算,背部服务商以外,还有一片广阔的蓝海。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餐饮行业,点菜和收银硬件这些终端的成本较高,二维码服务是最容易切入市场的环节,且开发成本较低。上述产品总监告诉界面新闻,扫码点餐系统有一些开源现成的代码,开发难度并不高,区别在于稳定性的高低。
对于一些小商铺来说,价钱低廉的小供应商可以满足基本的需求。并且,这也意味着用户的数据流向多了一道风险。
在体验一个扫码点单系统的后台时,界面新闻发觉,该开发商提供了两种版本的系统:多店版本和单店版。其中,多店版系统统计的数据非常具体,不仅订单统计、收入统计之外,其设置的统计类别还包括用户年纪、用户性别和访客统计。
在店家版系统的会员管理页面,用户的手机号、微信号及冲值余额等一一显示在列。据悉,该系统还提供了外卖功能,在后台,店家可以看见点单者的手机号、住址等个人信息。
这一系统的开发商来自于广东新乡的一家本地企业,公司创立于2018年,未完善官方网站进行产品销售。扫描该公司的体验版系统后,屏幕会手动跳出提示,寻问用户是否进行登陆。而注册该系统须要提供手机号等信息,一旦用户选择“跳过此步”,就难以进行接出来的点单操作。
类似的公司还有好多——在天眼查搜索“扫码点餐”关键词,全省一共有83家关联公司。这种还不包括没有进行备案的服务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产品总监告诉界面新闻,正规的软件服务公司会限制商户访问特定数据,但服务商可以看见所有商户的所有数据。他还表示,通过这种数据,平台可以提供一些营运的服务——“类似于搜集商户反馈,消息推送等”。
一次次扫码点餐然后,越来越多的数据正在被泄漏和借助。按照杨婕此前的研究,无论是小公司还是大公司,都很难百分之百地保证数据的安全。
在被技术映照的生活中,用户的数据安全处于“四面楚歌”的窘境:一方面,大公司急于借助数据进行剖析,一些大数据杀熟的案例早已不算稀少;而这些轻易获得数据的小公司,则制造了更多的风险:不仅本身的技术能力无法保证外,人为的信息走私也是一大隐患。
2018年,新京报曾报导过不法分子售卖外卖送餐信息的风波,万条信息售价只须要800元。IBM和的《2020年数据泄漏成本报告》显示,顾客的个人身分信息占到了所有数据泄漏的80%,是最常常遗失或失窃的记录类型。据悉,52%的数据泄漏是由恶意外部人员导致的,25%由系统故障和功击导致,23%则是因为人为错误。
用户可以说不吗?
表面上看,点餐的用户并不是没有权力拒绝提供个人信息。并且,点击拒绝也意味着,接出来的好多交易行为都将难以进行,店家提供的让利和福利也不复存在。
这也是难以对这种搜集行为进行治疗的缘由:从法律上来说,这属于一种隐型的“强制”,处于数据整治的红色地带。
对外经济贸易学院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执行校长许可觉得,在饭店不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情况下,是否提供人工点单服务是店家的经营自由,消费者也有权由于店家不提供某种服务选择离开。
消费者不仅用脚投票,是否就对这些隐型“强制”束手无策?
在全球范围内,搜集用户数据的行为正在逐渐遭到约束。2018年,亚洲信息法案GDPR(Data,通用数据保护细则)生效。按照这一细则,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邮箱等常规数据遭到保护,用户的位置、DNA信息等等也算个人数据,这种科技公司要搜集那些数据,必须经过用户明晰同意,不能偷偷使用或存储。
而在中国,首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立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风波。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同意,应该由个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做出意思表示,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发生变更的,应该重新取得个人同意。据悉,基于个人同意而进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个人有权撤回其同意。
有案例正在表明,法律的约束早已让环境发生一些改变,个体对于信息保护的意识也在逐步提高。今年11月,一位消费者为了避免“被人脸辨识”,戴着头盔去北京售楼处看房。以后,上海对全市安装人脸辨识系统的售楼处进行了检测,部份企业拆除了人脸辨识系统。今年年底,北京人大表决通过《天津市社会信用细则》,其中第十六条规定,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生物辨识信息。
实际上,杨婕觉得,仍然以来,相关法律都对互联网采集数据进行了明晰规定扫码点餐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只是将这种问题集聚到了一起,但怎样从根基上把法律落到实处,须要监管的促进。就消费者个人而言,她的建议是,举证或则走诉讼渠道相对来说成本较大。为此,“最好的机制是给与用户投诉举报的渠道。通过这样的机制,用户可以使得监管机构,用行政手段的介入去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