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表,我市为低风险地区,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可有序向社会开放堂食点餐,有条件的可逐渐向社会开放堂食。
一、堂食经营条件
1.必须完善信息告知制度。让每位职工了解全市相关防疫规定和要求,通知职工补报健康信息表,取得相应的健康码。
2.堂食经营单位必须完善单位疫情防治组织,递交疫情防治方案。
3.必须具有合法经营资格,取得有效乳品经营许可证照。
4.首次恢复堂食的餐饮企业,必须对营业场所、设备设施、餐饮用具等进行一次彻底的全面消毒和安全检测。
5.对于1000平方米以上餐饮单位,必须在入口处筹建临时隔离区域。
6.必须备好测温计、口罩和消毒水等防疫物资。
二、堂食经营分餐制主要模式
1.“分餐位上”模式:在食材设计时根据分餐的要求制订菜单、搭配菜肴,饭店后厨设置备餐间或分餐台,菜肴加工完成后由面点师或服务人员在备餐间或分餐台对所有食材进行分餐,按位上餐,保证每个客户进餐药量和厨具的独立性。适用于中高档商务宴请和晚宴。
2.“分餐公勺”模式:食材制做保持传统加工工艺,上餐时在每道菜肴器皿内配备席面羹或分餐夹,并在饭桌上摆放与客户厨具明显不同的公筷、公勺等分餐工具,引导消费者在取餐时使用分餐工具取餐,保证客户就餐的独立性。要为每个客户配备一次性手套,以避免在公筷、公勺等公进餐具使用过程中发生交叉传染。适用于大众餐饮消费。
3.“分餐自取”模式:消费者在点餐台点餐,由服务人员根据消费者点餐使用专用厨具或一次性厨具进行配餐,消费者在店内相对独立的环境下完成进餐。适宜于各种快餐经营。
三、用餐人员管理
1.进店时必须检测温度,出现有发热、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病症的,一律不容许步入餐饮场所,引导其到就近的发热急诊就诊,并向市疫情处置指挥部报告。
2.除用餐外,进餐人员应全程配戴口罩。进餐完成后必须及时配戴口罩,离开座位必须戴口罩。不戴口罩拒绝进店。
3.饭店座席减量化摆放,减小用餐座席宽度,要求宾客进餐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选择安全的“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助”等进餐方式。做到不小声喧嚷,不近战敬酒堂食点餐,不在饭店闲聊等。
4.构建进餐人员可追溯制度,登记起码一名用餐顾客的姓名和联系方法。推行预约用餐、错峰用餐,付钱时优先使用手机扫码支付。
5.快餐经营场所适当降低客容量,四周的饭桌靠墙靠窗摆放,中央的饭桌两桌对摆并在中间增设隔断进行化学分隔,推行一桌配一椅,防止客户面对面用餐。
四、从业人员管理
1.从业人员每晚落实餐饮服务时段前的温度检测并进行健康登记,发觉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病症的人员要立刻停止下班,引导其到就近的发热急诊就诊,并向市疫情处置指挥部报告。
2.加强内部职工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教育,提升职工的自我卫生管理能力。从业人员制备餐食前、加工生食或卤味以后、餐前便后、接触废弃物后,应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
3.所有职工必须戴口罩上岗,服务过程中与客户保持宽度,尽量降低与客户近距离接触。
4.强化外出采购人员的工作行程和所有职工非工作时段的行程管理,不去或尽量少去人员易聚集场所。
五、营业场所管理
1.明晰相关标示。要在显眼位置对本单位防治举措和客户进餐须知进行书面公示。在入口处、收银台等处设置1.5米间隔线,安排专人引导人流,防止人员聚集。
2.规范用餐安排。降低椅子摆放的大堂饭桌实际使用数目不超过平常的50%,饭桌宽度不大于1米。大堂老饕同向相坐,大堂内圆桌客人也须防止面对面而坐。每位包厢只开一桌,客人隔位相坐,每桌人数不超过8人。
3.防止交叉感染。推行分餐分食制。
4.及时消毒清洁。每桌客人就餐后,应立刻对相关桌子进行消毒后再安排下一批次客人。为客户提供公共洗手液、消毒酒精,提醒客人应餐前洗手。
5.确保室外通风。定期开门、开窗,不具备良好通风条件的餐饮单位不得营业。使用壁挂式空调、立壁式空调的单位,应定期对空调过滤网进行消毒;不得使用没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中央空调。
6.强化扶梯管理。三层以下饭店禁用公共扶梯。对于必须开放使用的扶梯,应降低消毒频次;并在扶梯间张贴提示语,提醒客人戴口罩、不攀谈,并酌情限乘扶梯人数,增加聚集风险。
六、采购和加工管理
1.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做好采购初验及表册登记工作,不得采购无来源或不符合要求的乳品和乳品原料、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以及检疫不合格的豆类及其制品。
2.全面严禁非法食用、交易野生鸟类的行为,禁止饲养、宰杀、制售禽类。
3.规范乳品加工制做过程,不同类型的乳品原料要分开存放、分开加工。烹调过程要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乳品处理区应设置足够数目的洗手设施,加强乳品加工设施设备的清洁频次,保障设施设备洁净并运转正常。
4.强化餐厨垃圾管理。保证餐厨废弃物搜集容器完好、密闭和整洁,防止引起再度污染。
七、落实管控和服务责任
1.落实主体责任。餐饮经营单位要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单位法人为疫情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分店店长为疫情防治工作直接责任人。
2.施行属地管理。市场监管、卫健、商务等部门要强化督查和服务指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