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饭店喝水,扫码点餐虽然早已成为了电子时代用餐的“常规操作”:无需等待服务员用来菜单,只要打开手机扫一下桌边的二维码,就可以浏览店家的全部食材,并自助完成点餐、下单、支付等一系列流程。
但前不久,一位消费者张男士却表示:吃一顿饭,竟要扫三次码关注两个公众号。点餐时须要扫码并关注公众号能够下单,埋单时扫了第二次码,开发票时又须要关注另一个公众号能够开票。这波操作让她很不舒服。
近些年来,随着餐饮行业的数字化变革,扫码点餐方法快速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扫码点餐为消费者们带来了就餐效率的提高,除了节约了线下排队的等待时间,且无接触式服务也愈发安全。而站在餐饮企业的角度,客人自行点餐节约了部份人力成本和纸质菜单成本,由扫码获取而至的用户数据还可以被加以借助和剖析,进而实现精准营销。
扫码点单所带来方便显而易见,而由此衍生的不便也不可忽略:疫情之下,步入饭店时早已有了扫健康码的步骤,再加上扫码点单时所附送的关注公众号、授权手机号、注册会员、获取爱称、头像、地理位置等一系列操作,饭还没吃,用餐的体验感早已削减一半。
而即便是吃完了饭,消费者与店家的“纠葛”却是未完待续:假如关注了公众号,店家后续都会推送类似产品信息、优惠信息的内容扫码点单,假如获得了用户的手机号码,店家还可以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广告。通过一次消费来积累顾客群体、抢占私域流量,虽然已成为餐饮行业惯例。
值得注重的是,例如“扫三次码关注两个公众号”,并不是饭店一次性告诉消费者的,一步一步身陷其中的消费者,对这么服务几乎没有说“不”的可能性,虽然有些餐厅可以提供纸质餐单,但当你告知店员该项需求时,也可能受到“消极应对”。不扫就吃不了饭,不扫就开不成票,扫码点餐渐渐演弄成了强制性服务,消费者很难不形成被迫享有这些“服务”的无力感和憎恨感。
消费者走近一家饭店,除了是为了食物而埋单,更是为其口碑、服务而埋单。当所有的服务弄成了一句没有体温的“请扫码点餐”,甚至进而转弄成了对消费者的压力,想必,通过关注公众号而增强的用户黏性,已经被这样“冷冰冰”的服务所抵消。
智能手机时代,点餐应当是有多种渠道和方法的,而不能只留下扫码点餐这一种方式。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扫码点单,餐饮行业将会迎来更多改革。但无论消费场景、服务方式怎样变化,餐饮行业的内核终究是服务,都须要把消费者体验置于第一位。
新技术应当成为便捷消费者的工具,而不应成为制约大众消费的壁垒。扫码点餐,也应当有它的“正确打开方法”。(朱晓帆)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