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算法的运行始终以平台利益为核心。可层层施压这并不是算法本身的意愿外卖系统,而是来自算法的设计者、实施者。所以把责任都归咎于算法,这显然并不客观。
9日凌晨,饿了么回应称:宣布尽快发布新功能,在结算付款的时候增加一个“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小按钮。“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将心比心,饿了么在保障订单准时的基础上,希望做得更好一点。”
对于饿了么即将上线的新功能,有网友是这么评价的:这和滴滴呼吁大家给司机加小费是一个道理——就是把本来平台应该承担的成本,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不管是饿了么还是美团,完全可以通过算法给送餐员相对更宽松的时间。
算法没有人性,这也是发展的必然
对于这场风波,沣京资本基金经理吴悦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算法是冷冰冰的,它一定会无限压榨整个体系的潜力,最后达到微妙的平衡,也就是所有骑手处于劳累的边缘。
商场如战场,这种对效率的极致运用,已经刻到从“百团大战”里活下来的美团的基因里了,这也让美团的每单毛利比饿了么高了近一块钱。
根据移动互联网数据监测平台的调查显示,2019年上半年,在全国外卖市场份额中,美团占比达到64.6%,具体到单量,美团骑手平均每天会比饿了么骑手多跑20单。
吴悦风说,这对于美团,对于王兴,对于骑手,都是如此,很难有别的路可以走。
“算法不是人,它没有人性,这毫无疑问。”而关于算法与人性之间的关系,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
“人类开放环境中的数据里,存在着大量的偏见和错误认知,放任机器去学习这样的数据,无法保证它会变得更睿智、客观。
当我们自己本身都还存在着一些不完美的时候外卖系统,我们为什么要求一个东西变得和我们一样?”
与其纠结这个问题,作为“享受便捷服务”的消费者,我们倒不如多一点体谅,多一点耐心,检视比声讨更有意义。
正所谓:资本家,其实也是消费者选出来的。“如果有一个外卖平台,可以保证外卖小哥的健康和利益,但因此速度会慢很多,而且每单外卖会比其他平台多收几块钱,作为消费者,你会选择么?”
商业体系环环相扣,谁又能说自己置身事外。
参考链接: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